2023/11/14
【報導】2023.11.09 吳世權博士生&林敬予博士生與健管所師生共同探討大量開放長照外勞的利弊

作者: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蔡旻諭 同學

 

近年來,少子化的影響對於我們社會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對於長照外籍勞工的需求逐漸崛起,各個總統候選人也相繼拋出相關政策,引發社會關注。為了探討這個議題,健管行社學群舉辦了以「你贊成大量開放長照外勞嗎?」為主題的教師午餐交流會(faculty luncheon seminar),由健管所博士班的吳世權同學和林敬予同學擔任主講人。

 

吳世權同學指出,少子化使得未來將減少21%的勞動力,同時需要照顧的對象卻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。政府一直在鼓勵生育,但小孩成為勞動力需要至少20年的時間,因此外籍勞工成為緩解長照問題的不可或缺的選擇。然而,有研究顯示,與女兒或媳婦相比,外籍看護的照顧品質較低,且培育一位外籍看護的社會成本高達13個月。此外,居服員與外籍看護在時間上存在明顯的差異,外籍看護需要24小時工作,這可能引發老人虐待問題。

 

他呼籲我們應該思考全日照顧的必要性,尤其是在長年長者身體素質相對平穩的狀況下,他們是否真的需要全天候照顧呢?抑或這僅僅是華人文化中的「服侍」?以荷蘭的照顧方式為例,其長照體系以讓個案能夠自力生活為目標,鼓勵年長者自理、照顧者僅在旁協助,這種方式有望提升老人自理的能力,並減輕照顧者的壓力。

 

林敬予同學接著談到家庭看護,他強調這不等同於家庭幫傭。然而,由於政策規定,家事類移工並不受勞基法規範,這可能導致其工作環境不符合人權。且因為語言隔閡以及照顧方式單一,年長者失智、失能的狀況可能加劇,相較之下,年長者在社區式或住宿式機構可與同儕互動,獲得更完善的醫療照護,以及健康促進課程,照顧者應以年長者的身體狀況為主進行考量,妥善思考哪種照護方式更符合他們的需求。

 

過度依賴外籍看護也有機會產生排擠效應。由於外籍看護不須投保勞保,雇主還可以申請補助,與本土的居服員相比成本更低,這些都會降低國人聘請居服員的意願,長此以往,國人投入長照的意願低落,本土長照機構的發展也就容易停滯。林同學也指出中東、日韓等國的外籍看護的薪資都高於台灣,這可能會造成外籍看護來台的意願下降。

 

綜合而言,大量開放長照外勞的利弊需要仔細權衡,其所牽涉的議題不僅含照顧品質和成本效益的平衡,還觸及到文化價值觀、外籍看護的勞動權益以及移民政策等多方面的問題。